景区介绍
忻州古城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始建于东汉建安二十年(公元 215 年),距今已有近 1800 年的 历史,是中俄万里茶路上的历史文化名城,素有“晋北锁钥”之称,又因文风昌盛而有“文 集九原、雅出秀容”之誉,是晋北政治、文化中心和商品集散重镇。忻州古城以地方特色为 基础,以中国杂粮之都、东方佛教之都、晋北温泉之都为支撑,复现明清时期忻州古城商贸 繁盛、休闲安逸的社会生活画卷。
忻州古城内有丰厚的历史遗存,秀容书院、泰山庙,财神庙,关帝庙,南城墙城门楼、 东城墙城门楼、西城墙遗址景观等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均保留至今。云集上百家当地及全国 名优小吃、主题餐厅和特色民宿,文创小店、酒吧、咖啡馆等应有尽有,致力于为游客呈现丰富多样的旅居体验。
城门西侧有供人登临的道路,称为墁道或马道。一般为斜坡,两边有栏墙,起点有门,可杜防闲杂。城墙上设城堞,又名城垛。垛与垛之间称垛口,垛上设垛眼。“城堞不宜太高,高则掷石无力,垛口不宜太狭,狭则碍于击贼。各留悬孔(即垛眼),贼远则堞口瞭之,近则悬孔视之。”城垛是城墙顶上的小墙,它始筑的时间要早于城墙包砖。
忻州老城墙平面向外凸出许多墩台,称为马面。马面的出现是从战术角度考虑而设置。“若攻城,马面长则可反射城下攻者,兼密则矢石相及,敌人至城下则四面矢石临之。忻州老城平面近似方形的多边形,周长九里二十步。城垣依坡顺势蜿蜒起伏,呈曲线形。城垣内边四面均为缓坡形,遇有敌情,军民蜂拥而至城墙端。城垣西北角为钝角,东南角的城垣高度*低,这是“天不满西北,地不平东南”在城市建筑上的体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