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区介绍
湘峪古堡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东南方向50公里的郑村镇湘峪村。湘峪,原名相谷,因为村被山水包围,故而在村名中加入了“氵”和“山”,是谓湘峪。湘峪城为蜂窝式城堡,全为砖石土木结构建造。东西长280米,南北宽100至150米,占地面积约32500平方米。该城由孙居相、孙鼎相兄弟主持修建,建于明天启三年(1623年),竣工于明崇祯七年(1634年)。由于孙鼎相在孙氏四兄弟中排行第三,又曾担任过都察院右副都御使,他的府第便以“三都堂”为名,湘峪古城也因此而被称为“三都古城”。
湘峪古堡位沿河而建,历史建筑区域总占地面积约3.25公顷,总建筑面积约26800平方米。湘峪古堡是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末堡寨式村落。湘峪村由村内的三个居住性堡寨和外围的四个防御性兵寨组成,村内的三个堡寨分别为现存的大寨、东寨,以及20世纪60年代被拆除的南花园。村外的兵寨分别为岳城山的东寨、可乐山的南寨、老马岭的北寨和虎山的西寨。这样的格局是受到明朝军事防御制度的影响所建。在战火连绵的明末及之后的硝烟岁月中,湘峪古堡与遍布于晋南、晋东南的其他民用堡寨一起,穿插在军事要塞之间,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基层防御作用。
湘峪古堡西侧现存东岳庙和土地山神庙,东侧现存东佛堂、张公庙、岳城庙,南侧现存文昌阁、白龙庙。古堡内现存下佛堂、关老爷阁。其中东岳庙、土地山神庙、白龙庙等经过重修,香火旺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