梁平双桂堂座落在三峡腹地——重庆市梁平县金带镇境内,是全国重点寺庙,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县城西南渝宜高速公路5公里处,距重庆主城区180公里,距万州68公里,是全国著名的明清文物旅游景点和佛教圣地。
双桂堂因有两株桂花树而得名,又名“福国寺”、“万竹山”,由破山海明禅师于清顺治十年(公元1653年)创建,迄今已有360多年的历史,享有“西南佛教禅宗祖庭”之美誉。双桂堂创建以来,得到清朝历代皇帝的支持,连续不断地修建了200多年,到清代末年,双桂堂以它宏伟的规模、庄严的殿堂、丰富的藏经、独特的雕塑被列为“蜀中丛林之首”。
双桂堂占地160余亩。寺内殿堂林立,布局严谨,组合别致,设计独具匠心,规模宏大,蔚为壮观。关圣殿、弥勒殿、大雄殿、文殊殿、破山塔、大悲殿、藏经楼,位置从前到后,地势由低到高,一一平行排列在中线上,均匀而对称;客堂僧寮分布两旁,天井海坝点缀其间,主次分明,虚实相生,自成体系;回廊曲巷,长亭短榭,廊巷紧连,巧妙地连接成一个结构恢宏的宫殿式建筑群,婉转幽深,引人入胜。
该庙在佛教史上具有显赫的历史地位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以双桂堂得名的双桂法派素以“雄浑壮阔”著称,法系弟子众多,高僧大德辈出,历史上曾经产生巨大影响,几乎成为国内汉传佛教的*大禅派。创建人破山海明由此成为西南佛教禅宗的领袖,被尊为“古佛出世”、“小释迦”,双桂堂也被戴上了“西南佛教禅宗祖庭”、“蜀中丛林之首”、“第*禅林”等桂冠。第十代方丈竹禅是一位饮誉海内外的书画家,长于诗、书、画、印诸方面的造诣,更具有文学、佛学的修养,曾为慈禧太后传戒、作画,被列为世界著名宗教人物。除此之外,庙内文物珍品、石刻字画众多,泥塑、铜铸佛像数百尊,情态栩栩如生,曾珍藏有十一、十二世纪印度梵文写本《贝叶经》106页,有御赐古乐器、铜佛、有缅甸白玉石佛和朝鲜宝光和尚口含笔书汉字一轴,还有最负盛名的双桂堂高僧及现代名人的字画等等。
林荫溪环、稻香鹭舞、绿树掩映、桂花飘香、殿堂巍峨、钟声萦绕——这就是双桂堂,一处佛学和民间艺术精美融合之地,一个积淀丰富的文化宝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