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封铁塔位于开封市城区东北隅铁塔公园内,始建于北宋皇佑元年(即公元1049年),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。铁塔一带于1955年开辟为铁塔公园,占地面积51.24公顷,是中国百家名园之一。
铁塔位于铁塔公园的东北部,是园内重要的文物,也是主要的景点。是1961年我国首批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之一,享有天下第*塔的美称。铁塔高55.88米,八角十三层。因此地为开宝寺,又称开宝寺塔。又因遍体通砌褐色琉璃砖,混似铁柱,从元代起民间称其为铁塔。它以卓绝的建筑艺术及宏伟秀丽的身姿而驰名中外。它设计精巧,完全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木式结构形式,塔砖饰以飞天麒麟、伎乐等数十种图案,砖与砖之间如同斧凿,有榫有槽,垒砌严密合缝。建成九百多年来,历经战火、水患、地震等灾害,至今巍然屹立,实为游人和建筑专家叹为观止。
今天的铁塔公园,繁花似锦,绿树成荫,殿阁嵯峨,亭台映波,风光旖旎,景色秀丽,数十个景点遍及园内,东北部与国*级重点保护文物开封古城墙遥相呼应,吸引了众多的中外游人,是我国著名的旅游胜地。
铁塔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,现高出地面55.08米。塔的外壁除圭形门和八面转角所用的倚柱外,以平用丁砖和带长槽的立用丁砖组成一个框框,中间镶上长方形的立用顺砖,这样便组成了外壁的基本结构。塔身各层檐部是以重抄计心五铺作斗拱承托。从底层到十三层斗拱规格相同。补间铺作较密,泥道拱和瓜子拱都相互联接在一起,在拱头相交处均施平盘斗,补间均未施令拱,骑槽檐拱上的交互斗直接承托撩檐枋。
基层塔身东、西、南、北各辟一室,门以叠涩手法作圭形尖顶,东、西、南三面为洞室,唯北门设砖梯可环绕塔心柱盘旋升至塔顶。塔身层层八面开窗,一层南,二层西,三层北,四层东,依次类推为明窗,其余皆为盲窗。这些明窗的设计不仅为了采光、通风、了望之用,而且起到了调节缓和强大风力的作用。支撑铁塔的核心力量是粗壮的塔心柱。各种不同用途的外壁砖瓦构件通过蹬道与塔心柱紧密衔接,成为一体,形成了强有力的抗震体系。
塔身外壁镶的花纹砖约50种,计有飞天、降龙、麒麟、坐佛、立僧、菩萨、狮子、伎乐、花卉等图案。这些精美的图案是研究宋代雕刻、塑造艺术的珍贵资料。
公园大门为三楼四柱牌坊,坐东面西,梁柱为仿汉白玉砼,南北宽70米,高12米,中心牌坊两侧墙壁镶嵌青石佛像8尊,大门建成于1989年。
自大门入内,迎面有一巨形石碑,碑高5米,长4.5米,碑南北放置,南端为龙首装饰,碑镌"天下第*塔"5字,摹自米芾手迹,碑建于1993年。
"天下第*塔"石碑北侧,是建于1994年的一组古建,占地40余亩,院内集山、水、园林建筑于一体,院名福胜院,有盆景600余盆,是省内盆景数量和品种*多的盆景苑。
在铁塔北侧,有一组3000多平方米的仿宋建筑四合院,名"铁塔嬗变艺术宫"用图片、实物、蜡像展出铁塔的历史演变及有关铁塔的名人轶事,该宫于1993年9月开放。
铁塔东邻是铁塔湖,湖中小岛上有仿古建筑何公轩,高9.7米,面积为144平方米,1998年竣工开放。该轩系何氏后人捐资所建,以纪念北宋末年宰相何栗。何栗四川人,钦宗时为相,因反对金人立张邦昌,被金人俘解北去,在途中,何栗-,以身殉国,其爱国主义精神受到后人称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