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区介绍
德庆学宫
  • 德庆学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初建于宋朝的大中祥符四年(就是公元1011年),元朝大德元年重建,为中国南方最古老的孔庙,整个庙以南北为中轴,共分左、中、右三路建筑群,集殿、坛、阁、祠、庑(也就是廊)以及池、桥等各式建筑于一身,主要有大成殿、杏坛、名宦祠、乡贤祠、尊圣义祠、东西两庑、泮池、拱桥、崇圣殿、尊经阁、明论堂、义学、孔子仰圣院等建筑。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,保留着宋、元两代木构建筑的风格和特点,其"四柱不顶"、"殿内减柱四根"和"出跳最长"的三大特点为国内孤例。

    大成殿是学宫的主要建筑,气势雄伟。为重檐灰瓦歇山顶,平面呈正方形,面宽、进深各五间。殿内面积三百多平方米,殿高十九点四米。它在建筑上别具一格,与“八柱撑空”的一般古代厅堂不同,明间四根金柱不到屋顶,在柱顶上横架座斗枋,安放12朵类仿溜金斗,承托压槽枋和井口天花板,形成“四柱不顶”的独物结构,与广西容县“四柱不地”的真武阁,一东一西,一文一武,一天一地,遥遥相对,被称之为我国南方古代木构建筑的“一对明珠”。是广东省唯一现存的宋元木结构建筑,被誉为“国之瑰宝”。

    学宫者,顾名思义,乃学子上课之地也。在中国,未有现代之小学、中学、大学之前,学宫成了当地培育人才之重要场所。学宫,又称作孔庙,盖中国历史上曾“独尊儒术”,而儒家之创始人乃孔子。孔庙,无论规模大小,庙内都设有大成殿。殿内用以安放孔子塑像。

    在南中国众多的孔庙大成殿中,论建筑规模之大,结构之巧,气势之雄,应首推德庆学宫大成殿。这座大成殿始建于北宋元丰四年(1081年),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。建后曾倒塌,元大德元年(1297年)重建,是广东省唯一现存的宋元两代砖木结构古建筑。

    德庆学宫原有建筑群占地3900多平方米,坐北向南,大成殿居正中,前有文明门、石栏、泮池,后有崇圣殿、尊经阁、明伦堂,还有东西两原殿。德庆学宫大成殿设计者,独辟蹊径,打破了传统厅堂那种“八柱撑空”的木梁架结构而采用“四柱不顶”的独特形式以满足建筑物防灾的要求。所谓“四柱不顶”就是:在殿梁架不砌上露明藻,左右次间各减了两根内檐柱,明间正中只竖四根不到顶的圆林金柱,柱顶上横架座斗枋,安放四朵类似溜金的斗拱,以承托着压槽枋和井口天花板,天花板上再立圆柱以支撑正梁;在山墙上和前后檐柱的柱头上。承托着下檐的重叠起来的斗拱。殿身的梁架则用大鹿结构法。

    这是古代建筑师为使厅堂免受雷击,采用消除电学上称为“跨步电压”危险的一种独特设计;那四根上不到顶的圆木柱,称作“雷公柱”。从外观艺术看,大成殿气势宏伟,殿面宽阔。加上用高台基、高柱础,前檐用花岗石柱,左、右、后三面围以高墙,使全殿采光良好,光线均匀,又可防洪、防蛀。

    大成殿外,正面通花门;重檐歇山墙;屋顶坡度缓,上有雕饰物,正中红日起,两边鲤翘首。两对雕龙各据一方,昂首天外。这些艺术造型,反映了兴建成孔庙的宗旨:“圣人之道,如日中天。鲤跃龙门,聿开文运。”

    德庆学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位于广东肇庆市德城镇朝阳路,始建于宋祥符四年(1011年),元大德元年(1297年)重建,这座庄严的古建筑群由大成殿、崇圣殿、尊经阁、乡贤祠、杏坛等建筑组成,占地面积八千多平方米,是我国元代木构建筑的瑰宝。

相邻景区链接
 七星岩景区   盘龙峡生态旅游区   肇庆盘龙峡风景区   绥江竹海生态旅游景区   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 
各地景区链接
 南宁昆仑关旅游风景区   丽江市丽江古城景区   孙膑旅游城   临沂市沂南县竹泉村旅游区   北京怀柔区红螺寺景区